又是秋收季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2-09-17 316

花甲之年的我,也许是在农村长大的缘故,只要一提起多年前老家农村的秋天,眼前就会不断地闪现出金黄的玉米棒,火红的高粱穗,雪白的棉花团……到处都是秋的色彩,秋的韵味。

清晨,霞光四射。一望无垠的玉米地,秸杆和叶片都染上了土黄色的,肥大的宝剑似的玉米叶子上,还存留着晶莹剔透的夜露,风一摇,露珠就顺着粗壮的秸秆滚下来。咧着嘴笑得灿烂的玉米棒,打扮得像活泼可爱的胖娃娃似的。他们脱去了绿夹衣,换上了金色的薄纱衣,还争先恐后地探出那金黄的小脑袋,好像在逗你微笑呢!

qiushou.jpg 又是秋收季 手万传博客

走进大豆的田野,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天与地也融为一体,到处都是一色金黄。

那一大片棉田,棉花开满枝头,犹如天上的白云掉落在人间。放眼望去,随风抖动的棉团像草原上无数只羊群在奔跑,又像大海上溅起层层的浪花,让你浮想联翩。

1978年底,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。全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、对外开放的政策。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,“分田到户,自负盈亏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。1980年元月,我家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分得了十二亩责任田。

父亲在城里工作,母亲像个女汉子,各种农活样样精通。她把自家责任田打理得井井有条,庄稼年年大丰收。国庆节放假,我们姐弟几个会从不同的学校回到了母亲身边,帮助干农活。

我们脱去校服,换上母亲准备好的旧衣服,到玉米地掰棒子。母亲站在地头示范:每人两垄,不论大小,一棵不落。握紧玉米棒向下用力,咯吱一声,玉米棒就倒在手中了。

我们姐弟几个站在地头,头顶草帽,脖子系着湿毛巾,手㧟竹篮像冲锋的战士,钻向各自的地垄。左手掰棒,右手㧟篮,咯吱,咯吱,一会儿就是一篮,再送到地头,倒在驾子车箱里。一篮,两篮……我们提着沉甸甸的玉米篮穿梭在玉米地里。

枯脆的玉米秸杆的叶子扎着手、脸,豆大的汗珠子叭嗒、叭嗒的从脸上往下落,落到被叶子扎过的地方火烧似的疼痛,没掰过棒子的人是不知道那个滋味儿。

掰下来的玉米棒拉回家,掀在院子里,还要赶紧剥皮晾晒,不然就要发霉。晚上,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深蓝的天空,那月光清得如水,泼在大地上,泼在院子里。全家人借着月光,老少齐上阵,剥地剥,系地系,挂的挂。

邻居们剥完自家的玉米棒,就会来我家帮忙。大家聊着天,讲着笑话,畅想着未来,整个农家院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。挂在栅栏上的玉米棒,好似一座座黄金塔;悬在屋檐下的玉米辫,如同一串串珠帘。它们就像展齿微笑的小罗汉,嘻嘻哈哈地讲述着丰收年景的动人故事。

收完玉米,就要割豆子。大豆棵有膝盖高,齐刷刷的。每一个分枝都缀着饱满的豆荚。阵风吹过,成⽚的⼤⾖棵摇动着⾖荚,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。

为防止豆角被太阳晒炸后损失产量,我们和母亲一起披着晨曦,戴上手套去收割。豆角在露水滋润下湿漉漉的,豆子安静地睡在自己的温床里。割掉的豆棵运到庭院里,用杈摊开晾晒。阳光下的豆子,会发出噼噼啪啪地响声,那是豆角炸开的声音。

下午两三点钟,母亲就让我们拿棍棒之类的农具,席地而坐,举着木棍一遍遍地敲打桔杆和豆角。木棍一上一下,噼啪,噼啪,像弹跳的音符和着乐曲。一粒粒豆子亮光闪闪,铺满了地面,如滚动的珍珠。

有时用力过猛,手上会磨出上血泡,跑到土墙前,扣点雨道土撒上,不用药就痊愈了,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,无偿提供所需。

其实,植物也有灵性,它会用自己的果实来回馈我们的辛苦劳动。一旦豆荚饱满,就可用盐水煮毛豆吃。成熟的黄豆放到锅里炒出黄焦,嚼起来“咯嘣咯嘣”地响,余香无穷。榨出来的黄豆油清亮透明,香味扑鼻。甚至那榨完油的还带着余温的豆饼对我们来说都是美味……

拾棉花,挖红薯,割芝麻也是这个季节的农活。乡亲们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,抢收抢割,颗粒归仓。几天的的工夫,田野里的金黄就被移到了各家院子里、树杈上,房顶上,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时值初秋,秋高气爽,又是一年秋收季,秋意浓郁,薄雾轻纱似的笼罩着大地。党的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后,昔日手工操作的场景被大型收割机所取代。碎杆,脱粒,出售一条龙。乡亲们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盛世的幸福生活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2-09-1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