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山东南角的齐长城张老关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3-04-29 247

齐长城起源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的广里村北,向东越过石小子山后正式进入双泉镇境地。从石小子山往东不远就是青黄山,也就是附近村民所称的草帽子顶,齐长城就从这个山头开始分岔,主线也称北线向北而走,复线也叫南线向东而去。

guanzhang.jpg 马山东南角的齐长城张老关 手万传博客

南线齐长城过牛头山后,穿过双泉谷地,爬上学城村东南的小马山、锅背顶、瓦楞山、莲花山、于家庄西山、老牛沟北山,然后沿着长清马山镇与肥城老城街道的交界线向东略偏南前行。过双山、五道岭、杨家山数山后,来到了马山镇张家老庄村南山位置。

民国版《长清县志•地舆志》记载,“中川区,马南里,张老庄。”清末民国时期,张家老庄及附近的庄科、焦庄等村属于当时长清县中川区也就是第六区即现今万德街道辖管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数次区划调整,现在的张家老庄为马山镇的一个下辖村。

既然叫张家老庄,那是不是还有新的张家庄?答案是肯定的。从《长清区志》及村碑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,明崇祯十四年(1641),张氏族张鉴先由章丘小康庄迁至五峰山街道的黑峪居住数年,之后又迁鸾台城隍庙,再之后迁来此地生活。清雍正年间(1723-1735),村人迁出一部分建新张庄后,该村更名为张家老庄,简称张老庄或张老村。2014年的时候,这个村子有215户人家,816口人。就山区村庄规模来看,不大不小。

从地形上来看,张老庄位于马山镇的最东南角上,两县相交,三镇毗邻。东面为万德街道,南边为肥城市老城街道。除西北方向有条道路通向外界外,三面环山,特别是东边呈南北方向的大山,山高林密,无法逾越。而西面也是山峦起伏,行走困难。而南边虽然也是山岭横挡,但却比较平缓,高度较低。许是直线距离较近的缘故,张老庄的村民和山南肥城地域的乡亲们,交往的就比较多一些。

出张老庄村外向南看,老远就会看到南山顶上长着的两棵大柏树,然后走大约里把地,就会来到这两棵树的地方。只见此处为一个只能容过一辆机动车宽的隘口,高度约有七八米,长度约有二十几米。两棵柏树高大粗壮,虬枝如龙,一东一西,各长在隘口两边悬崖上,肉眼看上去估计一搂也搂不过来。由于两棵柏树的根部几乎全是岩石,再结合树干直径分析,这两棵柏树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。

从隘口南边东坡有条便道,很容易的就会走到山顶。然后站在此处向西望,齐长城(南线)仿佛像一条巨龙,从西边的山顶直冲而下,然后穿过这个隘口后继续向东蜿蜒而去。

东西不算远的山头高低错落,树木稀疏。除这两棵粗壮的柏树外,附近几乎看不到有其他树木的存在。冬季早春时段的这个地方,周围一片枯黄,除了有些留鸟偶尔的叫声外,几乎听不到其他嘈杂的声音。两棵柏树树枝的绿色,可以说是这个地方唯一象征生命的颜色了。

因靠近山下张家老庄而名的这个齐长城关口,虽然绝对高度不是很高,但位置奇特,地势险要,大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势。这里也是肥城、长清两地的一处交通要道,更是齐长城上的一道咽喉。应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无疑,只是由于处于大山深处的原因,所以外界人士知道的就很少了。

张老关南边为肥城市地域,山下的村庄叫张家花峪,属于老城街道。位于街道驻地东北方向10公里,北邻长清区境,目前约有300户、800多口人。据光绪十七年(1891)《肥城县志》记载,“榆城乡,坊廓社,张家花峪村。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年)张元照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。”该村北部由羊角山、七姑娘山、张家寨山屏列,齐长城(复线)自羊角山向东延伸。

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,山北的张家老庄和山南的张家花峪,也就各自成了长清区马山镇、肥城市老城街道最为偏僻的村庄之一。两个村子尽管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,但直线距离1000米不到,加上人口数量差不多,又都是以张姓为主,所以两个村子联系交往的比较热络。平时婚丧嫁娶,红白喜事的筹办等等,简直就是一家人。而两个村子村民来来回回,张老关这个隘口要道就成了必经之地,否则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。

从张老关的实际形状来看,最早是没有向下凿挖的山口,应当只是山顶最矮的一个山坳。再后来人们为了来往方便,就把这个山坳逐渐凿低,经过世世代代的凿挖,就形成了现在通行机动车也没问题的山口了。而两棵茂盛的古柏就像两个巨人,分别站立在隘口的东西两侧,张开双臂随时欢迎过往来去的行人。至于这个隘口最早凿挖于什么时候,由于没有文献记载也就不清楚了。

作为复线齐长城的南线,从西面的双山、杨家山(又名羊山)等一路走来,走到张老关附近,也就差不多走到头了。再向东不远就是呈南北走向的张家老庄东山。从空中看,这里所有的山脉走向仿佛英文大写字母“T”字。而主、复线齐长城也随山脉走势,相交于张家老庄东山之下的三岔沟,然后结为一股,继续翻山越岭向东南方向奔去。

实际上,从张老关向西共有五条往来于长清、肥城的山间要道,而五条要道所在的山岭成一横脉山系,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五道岭,张老关属于第五道也就是最后一道岭。嘉庆版《肥城县志》载有李廷桂吟诵五道岭的诗,可以说把包括张老关在内的五道岭,描绘的壮阔跌宕,险绝襟带,气象万千。

“连峰开五岭,绵亘绕重关。

曲径随流水,长城锁乱山。

晴添丹嶂外,人在翠微间。”

只是由于现代交通建设及运营的原因,五道岭一名除存储于史籍外,在民间几乎消失殆尽了。

非常遗憾的是,由于时代的发展,张家老庄随国家“合村并镇”政策的实施而消失了,所有村民于2022年整体搬迁到马山镇新建的居民小区内,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张家老庄已人去村空。除有一棵粗大的槐树和一方村碑外,原址好似没有人来过一样的沉寂。而村南齐长城上的张老关,也基本再也没有村民到这儿走走看看,来来回回了。

据最新消息,从中央2023年一号文件发布的消息来看,山东省有十七个市区县列入“合村并镇”试点,这其中就有肥城市。说不定哪一天,张老关南边的张家花峪,也像关北的张家老庄一样,被搬迁而去。随着附近没有了人烟,到那时,南线齐长城上的张老关,也就彻底地走向沉寂,走进孤单,走入荒凉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4-29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