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乐的“销正月”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3-03-10 609

2月19日这一天,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定安镇举办2023年“销正月”民俗文化活动。

其实,“销正月”是田林县壮族群众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,并非定安镇独有,只是各乡镇对这个节日的叫法不同,有的叫“黄节”,有的叫“年了”,时间都是正月最后这一天。据说古人把正月整个月皆看作节日,娱乐休闲。这个传统节日壮语叫dap hau hen,其中dap即灭、结束的意思,hau hen即黄米、黄饭之意,意即“过完年了,要收心好好地干活了”。

zhengyue.jpg 快乐的“销正月” 手万传博客

可贵的是,定安镇群众的“销正月”活动在传统“古已有之”的基础上,注入了现代元素,提升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,被列入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我知道,定安的“销正月”民俗文化活动,已经举办了好几年。因为我那住在定安街的亲家,每年都打电话邀请我,只是前些年还没有退休,大多又不是双休日,无法抽身参加,没有如愿。

今年“销正月”的前几天,亲家又一如既往打电话对我说:“亲家,到‘销正月’一定要带家人一起来玩哦,很热闹呢。”现在我已退休,而今年2月19日又是双休日,子女们都休息,学校也不上课,我欣然应允。

我的亲家原来并不在定安街,而是在定安镇一个偏远的小屯,以前没有通公路,交通十分不便,后来为了方便做些小本生意,富有远见的亲家便在镇政府附近买了一块地皮,建起了一栋小洋楼。

说起来,当初不少人还对他泼冷水说:“一个山旮旯里的人,到镇上建房居住,不是喝西北风吗?”家里人也有些担心,怕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,在城镇混不下去。

从不服输的亲家,在生意上不断摸索,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到后来专做木材生意,做得风生水起,乡亲们都佩服他的精明能干。

定安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重镇,清康熙四年至民国时期共286年为西林县县治,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、震惊中外的“马神甫事件”(史称“西林教案”)和太平军屠城的“庚申事件”就在这里发生。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,加之广泛宣传,这次“销正月”活动,吸引了众多的县内外客人。

“搬出来,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”亲家说,“虽然现在小屯已通公路并硬化了,但远离城镇,做起生意来总是不方便。”

“来到镇里,生活、小孩就读都十分方便。更重要的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,平时没事,我们男的就到文化站看看书,打打牌,下下棋,或是练练太极拳;女的晚上就聚在一起跳跳舞,锻炼了身体,陶冶了情操。”坐在亲家旁边,一个年纪与亲家相仿的汉子说,“比如这次‘销正月’,在小屯里最多也就杀鸡宰鸭喝酒,吃吃美食。在镇里除了这些,还有很多丰富的节目。”

据亲家介绍,这位汉子也是从本镇另一个偏远的屯子搬迁来的。说完,我们相约一起去看看“销正月”民俗文化活动。

我们一路走,一路观看,不仅有打沙包、丢毽子、打陀螺等传统民族游戏,这些节目让孩子们乐在其中,许多大人也纷纷参与。

“抢红糯饭”是当地特有的婚俗节目,也是保留得最完整的风俗之一,寓意着抢到好彩头,抢到健康、抢到吉祥如意,村民们将抢到的糯饭带回家给亲人一起分享,带给亲人真诚祝福,所以每到抢红糯饭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,好不欢喜。有位文友事后笑着对我说:“我也去红糯饭了,但人太多,我被挤到边边,没有抢到。”

定安位于驮娘江和清水河交汇处。开展祭雨仪式后,便是“送毽子”活动,群众敲锣打鼓,排着长队,手托装有毽子的“小船”,途经西林教案遗址,来到河边,把载着毽子的“小船”放到清水河里。当地群众把河流当作一条通往外界的一条航道,让“小船”带上理想,远航闯荡世界。他们把自己美好的愿望插在小船里的毽子上,让它们顺流而下,带上村民的希望,祈求来年一帆风顺,平平安安。

“销正月”活动最热闹的莫过于“打菜包”千人百家宴了,据筹办人员介绍,今年“销正月”活动是最隆重的,摆了超过500桌。菜品也是最丰富的,有定安清水鸭、驮娘江小虾米、小鱼仔、定安风味腊肉、腊肠、定安风味油茶样、茴香炒蛋、定安艾草糍粑、双色麻蛋、风味“打菜包”等,都是独具定安特色的菜肴。

晚饭时分,整个定安街的河道边、村道上、庭院里都摆满餐桌,人们吃着美食,品着佳肴,互相祝福,互敬美酒,一片欢声笑语。  

看到小虾米、小鱼仔这些“打菜包”的佳品,不由得使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“打菜包”的情景。所谓“打菜包”,就是将洗净的生菜,包起米饭或糯饭,放上炒好的小虾米、小鱼仔等,醺上酱油或辣骨汤,吃起来真的别有一番风味。

20世纪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后,由于群众对山地的无序开发,水土流失十分严重,因此破坏了鱼虾的生存环境,加之对鱼虾的毁灭性捕捞,很多鱼类已经灭绝。近年来,群众意识到毁林开垦带来的危害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生态得以逐步恢复,山绿了,水清了,鱼虾又发展起来了。吃着久违了的、用小虾米、小鱼仔打起的“菜包”,儿时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。

文艺演出是“销正月”的重头戏,最具现代元素。欢快的壮话快板《回娘家》,令人回味无穷。壮话版歌舞《刘三姐》可谓“土洋结合”,最具特色。有文友把壮话版歌舞《刘三姐》视频发到“百色作协会员群”里,获得不少好评。作家们是这样点评的:“这个节目有水平!”“一个镇,能排得这么好的歌舞剧片段也太厉害了,饰演刘三姐的演员尤其不错,祝贺定安镇!”“一个村能编出这么水准的歌舞剧确实难能,高手在民间啊!”“剧情在原有的基础上,注入新的血液,有乡野情调,条理清晰,歌词精湛,曲调得体,音域广阔,音色俊美,舞姿娴熟。比原剧的《刘三姐》还让人眼前一亮!编剧演戏的人都数一流人才呀!”

定安“销正月”,给人带来莫大的快乐!归途中我在心里默默地说:好样的定安“销正月”,以后我每年都要来!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3-10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