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城记忆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3-02-28 425

前几日翻看老照片时,思绪又慢慢的飘向了那座千年古城,求学时故乡复州古城的记忆像一幕幕电影浮现在眼前。走进古城源于高中时的学校合并,从瓦房店市第十三高中转学到第二高中,二高中就在复州古城内。由于读高中时喜欢历史的缘故,于是一到周末放假就背上画板、带上笔记本和笔穿梭于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,记录下古城的沧桑和人文故事。

gucheng.jpg 古城记忆 手万传博客

复州古城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西部,是瓦房店市辖区的地理中心,也是辽南的历史发源地,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文化发达、经济繁荣、风景秀丽的文化旅游商贸城。这里的部分古城墙、横山书院、永丰塔、城守尉、知州衙署依然保存完整。当你踏足复州城,古朴幽静的古城气息扑面而来……

据记载,复州城历史渊源,年代久远,自西汉(公元前107年)至1925年一直是州府县治所在地,“复州”源于辽太祖神册四年(919),契丹灭渤海国,移民辽南,设扶州,后演作复州。最初古城原系夯土所筑,俗名土围子,始建于辽代,明永乐四年(公元1406年)改为石城,以砖包砌,清乾隆四十五年(公元1780年)改筑砖城。复州城建筑布局颇具匠心,街道纵横交错,以城中心关帝庙为轴心,划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,砖城呈方形,周长2947米,墙高8.35米,厚5.35米,南、北、东三面各筑城门,上筑城楼两层,外筑瓮城,南门为迎恩门,北门为镇海门,东门为明通门,没有西门。值得一提的是,复州古城只有三个城门:东门”明通“,南门”迎恩“,北门”镇海“,为什么没有西门呢?据传说,因复州古城西侧十余里就是大海,没什么人居住,也是为了防止倭寇袭城,因此不设西城门。目前还残存的古城东城门及瓮城、114米长古城墙,是复州古城墙的历史见证,历经风雨沧桑,至今犹存。

记得高二时的一个周日,我先走进了距离学校只有几百米的清代辽南最高学府——横山书院。古城西大街的一间既没有山,也不在高处的书院。书院原是一位复州城守尉顾尔马浑将军的府邸,他刚来复州城时,住在“武衙门”里,因其正三品的官职,当地官员要给他建一处将军府,不过将军府还未建完,他就高升回京了。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,由复州知州倡议地方绅士名儒义捐,将其扩建为书院,作为古城复州的最高学府,被誉为复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为了要配得上书院的“高大上”,就以复州境内的最高山峰“横山”二字命名,寓意最高学府。横山在当时非常有名,因为赶考的学子需要到山东登莱二府参加乡试考举人,走海路要到长兴岛码头乘船,横山就在码头边上,当学子乘船远去,送考的家人们就在横山上远望。这也就有了复州八景之一的“横山远眺”。横山书院曾是中国古代的标志性建筑。书院坐北朝南,二进院落,门前有一照壁,壁后是山门,青石板铺垫门阶,青砖青瓦,红漆大门。从敞开的大门向里面望去,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就会扑面而来,因为一尊先师孔子塑像就静静地矗立在院落中央。一进院原为授课之所,正中是讲堂。二进院原为师生食宿之处。在院子的一角,还有一条长50米的碑廊,里面摆放着复州各时期的数十块碑刻,真实地折射出复州历史的沿革变迁。如果把古代科举比作高考,横山书院可不是小学、初中,而是高中,从道光二十四年到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废科举的前后60余年间,横山书院造就了一大批贤人志士,有近300人考取功名,其中庠生220名,贡生58名,举人10名,进士2名,翰林1名。横山书院走出来最出名的学子就是翰林徐赓臣,他曾被推荐任太子之师,但徐赓臣谢绝了显位,后荣归故里,应复州知州之聘,在横山书院掌教五年,教出了许多出类拔萃、名扬清末奉天文坛的高足。

步行于复州城中,拜书院,看古塔,能感觉到厚重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,这座千年古城在渤海湾畔悠然横卧,似乎在向每一位来访者静静讲述着它风华绝代的前世今生。

在复州城南城门外的东南角坡地上,矗立着一座28米高的古塔,名叫永丰塔。据考证建于千年前的辽代重熙十三年(1044年)是辽南仅存的一座宝塔。全塔由塔座、塔身、塔顶三部分构成。塔身呈八角形,密檐13层实心塔。每层8个棱角,每角插入木概,木概下有支木。悬104只铃铛。悬铃是为了防止鸟类来此栖身,叼砖絮窝。每至风起,就风动铃响,惊散鸟群,塔砖赖以保护完整。而且每当风起铃响之时,铃声清脆而悠扬,又颇具诗情画意。塔座八面都有佛龛和浮雕佛像,此塔是辽南地区现存唯一的辽代砖塔,千百年来,历尽沧桑,虽经风雨剥蚀,仍然巍然屹立,成为古城的一处著名的遗址。1997年永丰塔进行了修缮工程。在修缮之前,古塔经过了年深日久的风蚀雨剥,塔身严重剥落,还倾斜了17度左右。但是,由于它设计的科学,施工精巧,至今古塔还是重心稳固、塔身挺然无恙。永丰塔是实心的,所以无法登塔,辽代古塔一般会设有天宫、中宫和地宫三处用来存放宝物。修缮永丰塔时,发现塔下有一座地宫,但因为该塔是密檐实心,所以在塔没有损毁的情况下,很难检验有没有天宫和中宫,更不知道里面又存放着什么宝物。永丰塔地宫至今也没有打开过,这个谜团还是留待后人来解开吧。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文物,又修了一座新塔,新塔把古塔包在里面了,新塔高为28.45米,结果是修旧如新,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。1972年,在永丰塔东约150米处建立了复州城烈士纪念馆,英勇就义的各位革命烈士,就在此安息。1998年8月,中共大连市委、大连市人民政府为各位革命烈士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敬立了塑像。

说到永丰塔一定要说说永丰寺,永丰寺始建于唐代,寺内有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山门殿、吕祖殿等7座大殿和2座钟楼,殿内有60余尊塑像,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古建筑群,与古塔相映成趣。复州八景之一“永丰夕照”就出现在这里。古有诗歌赞曰:“古刹巍峨镇永丰,佛前夕照殿凌空,六朝金碧浮屠老,一抹胭脂造化工,薄暮四维山色紫,落晕半点塔巅红,地临南郭依城关,月夜来游八景中。”永丰塔下有一株龙爪古槐,树龄之长,形态之奇,在辽南是独一无二的。史料记载,明朝嘉靖年间,湖北一游僧远道来此,栽下这株槐树,距今已有四百余年。而今,这株古槐枝叶浓密,遮天蔽日,如擎天巨伞,游人常到树下躲雨避荫;树干浓密,错节盘根,穿插缠绕,怪枝连理,如苍龙闹海,似雄鹰展翅;从一定角度望之,古槐形如双狮,栩栩如生,超尘拔俗。无数画师来此作画,八方墨客题诗为文。

古城的清真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,寺院的礼拜大殿坐西朝东,三明两暗,32根大柱支撑着壮观的大殿。大殿的翻轩、格扇、雀替、燕尾皆为木质结构,精雕细刻,做工考究;苏式彩绘,堆金点翠,灿若锦绣;鹅尾脊兽,栩栩如生;院内角亭、甬道、券门、花圃,错落别致,浑然成趣。正殿上方悬挂 “万化朝真”的金字大匾乃左宝贵将军所赐。现占地约2400平方米,建筑面积716平方米,大殿建筑面积273平方米。由大门、二门、大殿、藏经室、讲经堂、邦克举、客厅、沐浴室、厢房等组成,规模宏大。

从古至今,军政办公之地代表着该地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。

复州知州衙署是各代州官的办公场所,民国时期为复县公署所在地,解放后为复县政府所在地。现存州衙建于清朝雍正年间,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,为三进院落,分大堂、二堂、三堂。大堂是州官审讯判案的公堂;二堂是群吏处理政务的场所;三堂是州官和夫人寝室。州衙建筑典雅壮观,屋脊盘龙,屋檐出厦,廊内立有朱漆明柱。堂皇前铺有巨石台阶,院东角放战鼓一面,大门外立上马石两块,燕翅式墙壁上写有“肃静”、“回避”四个朱红大字,呈现威严之感。

复州防守尉是清康熙二十六(1687)年设立的军事机构,现存前栋和后栋办事机构房屋,房脊两端镶有黑砖雕塑的盘龙,门口设有上下马石。院内存有一株260余年大古槐,干粗盈米,茂密苍翠,为古城一大景观。

复州衙署和城守尉旗署被老百姓称为“文衙门”和“武衙门”,有趣的是,坐堂的两位官员官职可相差太多了。“文衙门”是从五品的官员坐镇,而“武衙门”则是正三品。这是因为“文衙门”管理的是汉族百姓的日常,“武衙门”不仅要负责护卫复州城,管理海防,还要管理旗民的日常。因此他的设置就高于“文衙门”。在”文衙门“内有一座沙盘,是当年复州城的几位老先生根据一幅古画,一家一家走访百姓家,复原出的复州古城。沙盘中可见,城内建筑井井有条,街道纵横交错。漫步古城,体味千年前的旧时光,这里是辽南文化的发源地。除了可以游览的古建筑,更有复州皮影、大鼓和地道的复州老菜可观可尝。

在复州古城东街、是现存较为完整的一条明清风格历史老街,以传统的砖石结构为主的瓦房居多,青砖青瓦、古朴典雅。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36处。2012年,在这里创建了楹联一条街,古建筑上悬挂古色古香木制楹联36对。

在古城残留的城墙根下,厚重的青砖,堆砌着许多可以皴出褶皱的古老故事。黛瓦青墙,泛着古老的苍颜,用手轻轻的触摸,指尖下的粉墨,就滴落成了带着唐诗宋词的清香。翻动之间,就是千年,古城一直不变。无论经历风雨沧桑,无论经历几度辉煌,一直一直,是一副淡然不惊的模样。 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2-28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