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南河之"城"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3-02-23 229

之所以叫城南河,就是依在城边的河,这城就是江浦城。

癸卯正月初九,六九第五天。应该是“五九六九河边看柳"的日子,可是今天却冷风冷雨惆煞人。

软风细雨时,我喜欢雨中散步。站在门口城南河边的老江中门口,想到五十年前,脚下应该就是江浦城的城廓。

he.jpg 城南河之"城" 手万传博客

风雨兼程,索性沿城南河向北漫步,找找那些城廓散去之后留在风烟深处依稀的影子。

说到城,江浦人一直为一句话而尴尬'老爷打板子,四门都听见"。可见,当年的江浦城之小。其实,江浦这名字久远,叫江浦城才十几年时间,2006年以前叫珠江镇。正是因为其小,才会有诸多巧合,遗留诸多韵致不解的小城风物。正如大船航行,吨位重、惯性大、操作难,不易掉头,轻易改变不了传统的顽固,而小船身轻如燕,哪里都可以一试。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显示威权,将这个国家最无足轻重的小城挂在江苏和安徽的边上,划来划去。

那么,江浦城为什么这么小呢。

要弄清这点,得先弄清江浦城的历史情况,尤其是江浦的名称与城的关系。

查查资料吧。这一查,浩如烟海越查越多,越有兴趣越焦头烂额。我原谅自己,既然不是做学术报告,那么越简越好,夏商周免了,秦汉唐免了,元明清足矣。

有江浦之记载,始于公元前559年,即周灵王十三年,江浦地属楚国境内。二百二十一年后,由秦始皇将江浦划属和州东城县管辖,即今安徽和县乌江镇。此制历经唐、宋、元基本一至。

明洪武九年(1376),从扬州府析出六合县,滁州凤阳析出丰城乡,置江浦县,县治浦子口,直隶应天府(南京)。

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江浦知县仇存仁将江浦县政府迁至旷口山,今江浦街道。

明万历八年(1580),江浦筑城,城池周长780丈。从此,江浦县治始有本城、县城、江城和浦城之称。
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始行市、乡自治制,中乡改称江浦市,地属江浦市本城保。

民国三十七年(1948),江浦城厢镇改名珠江镇。此得名之始。

1958年,珠江镇改名为珠江人民公社。

1983年,撤销人民公社,恢复珠江镇。

2002年,撤销浦口区和江浦县,合并成立新的浦口区,区政府设珠江镇。

2006年,撤销珠江镇,以原区域成立江浦街道。

简约的历史概述,略知江浦名称的由来,即可。

"江浦",原为江浦县,统辖包含珠江镇(今江浦街道)在内的十三个乡镇。2002年4月撤销江浦县至2006年2月成立江浦街道,四年时间里"江浦"二字消失。此时间虽短,老江浦人的心里那股浓郁的乡愁却被漫长的煎熬,那种失落真像无家可归的孩子,丢不掉世世代代江浦人之情结。终于,2006年2月,"江浦"二字回归。虽从县制降为街道城镇范围,却是更加准确的界定,圆满了江浦人完整、完全的家国情怀。小小的江浦城尤其是城南河流经东门桥、西门桥之间Y字形老城的文化,从此可以心安理得地进入历史、进入文字、进入我们详略温暖的记忆里。

写到这里,被笔下突然出现的“Y”字而惊讶,这可是从未有人提起过的符号。这里必须停下笔,慎重思考一下使用这“Y"字形容老江浦城的可行性、可能性、准确性和形象性。当然,这Y城是持指五十年前既己形成的老江浦城。

有必要再强调一下:"老爷打板子四门都听见”的历史可能性。

前述明洪武九年(1376),为加强都城应天府(南京)的江北防卫,置江浦县,直属应天府管辖,县治初设浦子口城(今浦镇东门)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江浦县治移置旷口山(今凤凰山)之阳(珠江镇今江浦街道)。当时的江浦县治本无城,一直拖到182年后的万历元年(1573)才筑成。三年筑土城,八年知县余乾贞筑砖城,十一年浚城濠。城墙呈椭圆形,周长七百八十丈(五里多,朱元璋下令建城直径五里,贪官知县偷工减料改围城五里),高二丈,厚减二尺(六米)。设城门五座,以南门为起点,顺时针旋转,钟奇门(南门),霁和门(西门),拱极门(北门),朝宗门(东门),敦艮门(东南门)。门上有楼,楼有题额:南门“钟奇毓秀",西门"霁和高映",北门"拱极盛状",东门"朝宗大观",东南门"敦艮雄飞"。城墙上附有弩台(敌台)十二座,潴泄关二个,斗门三个。美中不足的是有城无濠。又三年后,江浦知县孔祖尧亲临城垣内外,登高丈测,留下一段"朝夕行之,一无所宿惟城濠"的历史佳话。至此,江浦城隍大功告成。

后人评价江浦城的道路设计非常科学,仅用4条道路就将城门全部联通起来,县衙、文庙、儒学等建筑集中分布在城区东北角。清康熙年间对江浦明城墙进行过3次大的修葺。后径历年战火逐渐坍圮,到建国后的"大跃进"年代已全部毁损。政府组织居民把城墙大卸八块,城砖卖给政府食堂。如今的江浦中学公教村一号楼的前身,以及老江中食堂,全是用城砖砌成。我记得上中学时在食堂见过,老食堂是用裸露在外的城墙大青砖所建的四合院,大门和食堂比外面的建筑都高大结实,院内有一口水井,又宽又深的水井专供食堂用水。而今,满县城怕再也找不到一块城砖了。

城墙消失,城濠还在。之后开拙的一条城南河将城濠与长江连接起来,为城濠的保存注入新的水源。东门桥、南门桥、西门桥、兰亭桥皆明确标示出城濠的位置和走向,以及明清时期江浦城的大致轮廓。前几日,我专门去老江中公教村察看,竟奇迹般发现几块残留的明城墙城砖,静静的堆靠在平房拆迁的废墟墙角,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江浦明城墙物证。(数数约七、八块完整城砖,我想把它们捡回来加以保护,这事我不做,拆迁完毕后,恐怕江浦明城墙就再也没有实物物证了)。后来,我又沿Y字形城南河走过东门桥和西门桥,尤其兰亭桥,各种迹象都能发现旧时城濠的影子在癸卯年正月里依稀可辩。

城南河,也有护城的功能,与城墙并列。形成鲜明的城内城外巨大差别,走出城门跨过桥,就是出了城,就是荒郊野外没有保护。现在,从四座桥的位置看当年的城墙,可知江浦城的范围。东门桥和西门桥直线距离(今文德路)全长千米左右,一眼望尽,江浦城就卧在城南河伸向东门、西门两条"Y”形河中间。我记得小时候的江浦城,也就东西、南北交岔两条街,最热闹的中心不是十字路口,而是铺着长条青石板的东门大街(今文昌路),宽不过两、三米,那些专供独轮车行走、只在路中间竖着排列的青石板在当年显得非常奢侈。那年月也没有汽车,很难想像如果有辆汽车开进这条东门大街会是什么样子。在东门大街中段,有连续数家高墙青砖铁门大宅,那院墙足有五、六米高。我小时候在此住过,进出过何家大院、张家大院,门口有石狮、墙头砖雕屋檐、彩玻木雕门窗、屋内尺宽地板、后院石雕古井。向东紧挨着还有前后几进青砖大屋的彭家、对面木栅门面的黄家,再向东排列不过百米的普通人家后就逐渐稀疏,接近老东门桥前已是菜园地。能称大街的除东门大街外,还有南门大街,但是南门大街却没有青石板也没有高墙大院,只有几家青砖老屋,再向南到南门桥前也无人家了。然后就是萧瑟的中街,狭窄又泥泞的西门,它们都不叫大街。最后是连街都称不上的北门,经过几户低矮的草屋,一个上坡就出城了。而另一条现今的江浦中心大道文德路,当时叫小东门,属偏远地带,仅稀稀拉拉几家草房,几乎荒凉。后来的百货大楼,县政府,汽车站等稍大建筑都是在这条小东门空旷的路边所建。

小时候听老人说过,当时的衙门就在东门大街的中段。我真的相信,就这么东西南北,早早晚晚寂静无声的百米小城,"老爷打板子,四门都听见"完全真实可能。

当然,随着时代发展,城市建设自然不会受所谓城濠和护城河的限制。2002年区县合并后,两地之间相距十公里的空隙迅速城市化。原来的江浦,就是个隔江相望远离南京的孤立小城。江浦人再也没想到二千多年来孤立于世的小城,迅速被两个神奇的模式带进了都市大圈。第一个是"河西模式",主城跨越秦淮河,很快就拔地而起出现一个繁华的河西新城;第二个模式是主城继续向西,跨越长江,号称"大河西模式",立即出现一个国家级江北新区。身在其中的江浦城像一粒砂子一样,不可避免地迅速被卷入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洪流中。

现在的江浦城已与城南河"Y”字里面的江浦城不可同日而语了。当然,也不属本文所说的“城南河之城"的小城范围。

可是,没有了“小城”,那些石板路、青砖老宅却不能忘怀。每每夜晚,我凭着顽强的记忋,还能想起老西门的菜场、蚕丝楼的栏杆、胡家塘的拱桥、南门口茶水炉不熄的火焰…

当无处寻找这些老江浦的影子时,我搜遍江浦的角角落落,终于发现,至少还有一条愈发清澈、碧波荡漾、扬柳依依的城南河,依然在原地,依然流淌在东门桥下,流经我的门前。依然可以让我们走过去,靠近它,依赖一下我们恋旧的心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2-23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