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庙读碑记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3-02-17 277

2020年12月,也就是这一年快到年底的时候,几乎囊括长清区所有碑文石刻的历史文献《长清碑刻》一书三卷正式出版了。该书不仅仅是一套文史资料,更是一部融合了既往长清金石历史的集成之作,等于编修了一部新时期最为完整的《长清金石志》。

非常荣幸,本人作为一名文史爱好者,受邀参与了本书部分篇章的编辑工作,所提供的部分文字与图片,也被编入本书之中。阅读解析这部文献,也就成了笔者习以为常的学习内容之一。当阅读到本书“双泉镇碑刻”一章《重修三台山七圣殿碑记》一篇时,竟然发现这方石碑正反两面为明代及民国两个时期的记载内容,应当说这种“两朝刻一碑”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。

文字及图片可以比较客观的记录历史,但没办法代替实物。由于书中记载的不是很详细,加上没有可以缩放的电子版,要想弄清楚碑文上到底是怎么回事,必须到现场实地查看解读这方石碑才行。但由于忙碌及疫情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,就这么两年多的时间瞬间就过去了。

bei.jpg 红庙读碑记 手万传博客

农历癸卯年大年初四,也就是2023年1月25日,笔者终于踏上了求解这方石碑的路途,目的地为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西南方向的贾庄村,距离长清城区34公里,行车时间大约四五十分钟。由于初三下过一场小雪的原因,快到贾庄村时,又弯又陡的路面还有很多的结冰,所以车子速度不是很快。看车窗外,大部分没有融化的积雪,将远远近近的山岭、田地、村庄、树木妆扮的美丽无比,诗意盎然。

从《长清区志》查找到的资料得知,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),贾氏来此建村,名贾庄。清中叶,因负担“七圣庙”(红庙)香火费用,曾名红庙庄。清末名中红庙。民国初年,名五红庙。1949年,复名贾庄。现在的贾庄村由贾庄、河东崖、邵家背三个自然村组成,总人口六百多人。

说到红庙这个词,就不能不提村中一座古老建筑七圣堂了,因墙体颜色为红色,久而久之,人们习惯上就把这座建筑叫成了红庙。再以后,红庙就成了村名。道光版《长清县志·地舆志》载,“南仓·马南保·红庙庄”;民国版《长清县志·地舆志》载,“南仓·马南保·五红庙。”从清朝中叶开始,红庙庄除上面提到的三个自然村外,还有后园、西屋、上崖头、翟科、河西崖共八个自然村,皆因负担“七圣庙”香火费用,所以构成了一个共同的村庄名字“红庙庄”。

民国初年,翟科、河西崖两个自然村整合成一个翟科村。至此,由贾庄(含邵家背、河东崖)、翟科(含河西崖)、上崖头、西屋、后园五个村庄构成了“因庙而名”的五红庙庄。新中国成立后不久,五个村庄恢复原名,红庙、五红庙、中红庙等含有红庙词汇的地名消失。虽然在官方用语方面红庙消失,但红庙这个地名在民间却没有任何消亡的迹象。

笔者带着《长清碑刻》(下卷)一书,按图索骥,很容易的就在该村七圣堂西一角的碑林中,找到了这方石碑。用手简单量了一下,此碑高约七拃,宽三拃,厚一拃。碑文正中记载到:长清城南七十里地的地方,有个南龙湾王家庄,旧有七圣庙一座,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,殿倾庙斜,神像颓残。乡里邵氏先族邵应登、贾氏先祖贾书忠等人,慷慨出资,召集众人,齐心协力将此庙整修如新。

碑文还写到,“斯地东邻双泉庵,南接陶牛山,西望大峰,北枕四台,环山叠嶂,清流激湍,真福地亦胜境也。”在这么好的一个地方,重修后的各位神灵,一定会给父老乡亲带来风调雨顺的天气,带来五谷丰登的年景。并且社会清宁,没有疾病。立碑时间为“大明天启六年四月”也就是公元1626年。

背面也有一篇刻满碑芯的碑文,但年代落款非常明显,为“中华民国二十年(1931)岁次辛未冬月吉辰”。石碑正反面的碑文的确是一个为明朝,一个为隔着清朝的民国,确实属于历史上的两个朝代无疑。但让笔者苦苦不解的是,民国间在同一方石碑刻写文字是如何做到的?如何保证正面字迹的安全?是这方石碑站着刻写的还是把石碑放倒然后刻写的?

但经过现场仔细解读民国年间的碑文后,才发现历史事实根本不是笔者如上所想的那样复杂。

民国年间的碑文大致意思是,古迹记载在于通晓到今天,追念祖德岂能没有明确的文字。过去在后园庄以东,贾家庄以北的地方,有座三台山七圣殿,但不知道创建于何年。明天启六年,邵氏先族邵应登,贾氏先祖贾书忠等召集众人重修该殿,使这处古迹焕然一新,并刻碑以考。但没想到后人伐树不小心,把这方石碑砸坏。这方损碑“形同瓶坠簪折,不堪收拾,迹似积玉,文字不易辨认。”

乡里十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到这一情形后特别痛心,共同感到“缅怀祖德均不忍其淹没不彰。”于是就纠集合祖众亲,对损碑及记载的内容斟酌再三,辨别无误,没有任何遗漏后,“新照刻于碑之阳以志不忘。”并将碑损原因及新碑制作情况刻文于碑阴记录。而操办人为邵氏、贾氏的后代邵永光、贾承芳。可以说,两大家族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,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
至此,我们终于明白,明碑因为伐树而毁,民国年间,人们按照明碑原样“重书于兹”制作一方石碑,并在同一石碑的反面,如实记录下发生的情况和过程。

如果单单从此碑记载的主要内容来看,类似关于古建重修的石碑比比皆是,确实没有什么神奇之处,碑的体量在七块石碑中也是最小的。那什么力量让笔者驱车几十公里专门来看这方石碑呢?主要是这方石碑正反两面的两幅对联,实在是让人难以忘怀,不得不来一睹芳容了。

明天启六年也就是石碑正面的两边,刻写着一幅对联,上联是“四面云山不墨画”,下联是“一渠涧水无弦琴。”石碑顶端的横批为“锦绣山河”。而民国二十年也就是石碑背面的对联为,“往古来今今亦古,鼎新革故故转新。”横批是“万古长春”。

这两幅对联的字迹端秀隽永,布局适配,雕凿精美,为绢底阳刻修饰。正面对联的大意是,四周青山云霞相蔚,像一幅不是画笔画出来的天然水墨画;一条从山涧源出溪流的淙淙声,就是那弹奏的琴弦也肯定不如。美如锦绣的自然,如诗如画的河山,就是我们的家乡。而背面对联的大意是,古代已逝去,现今到来了,但今天也肯定会成为过去;破除旧的,才会建立新的,而新的一切也必然最终转换成旧的。只有吐故纳新,我们的世界才能万古长青。

仔细品读酌斟,我们就会发现这描写锦绣山河万古长春的两幅对联,相牵相携,意味深长,连起来竟然还是一首意境特别优美的诗句。“四面云山不墨画,一渠涧水无弦琴。往古来今今亦古,鼎新革故故转新。”诗的上半部是讲家乡自然的优美奇秀,而诗的下半部是说社会人文的推陈出新。没有家园的优美秀丽,就不会让人热爱家乡。没有人文的吐故纳新,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清宁。难怪这样的诗联让人看一眼就会过目不忘的。

至于这两幅对联是明代先有的上一幅,还是民国间重新制碑时统一雕刻上的两幅,由于资料的欠缺就实在无从查考了。

据村里的老人讲,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红庙也就是七圣堂,规模宏大,殿宇高耸,香火极盛,远近闻名。庙内的主殿内供奉着“观音、关公、文昌、赵公明、药王爷、马王爷、二郎神”七位神仙,也就是民间七圣的塑像。可能是地域关联的原因,长清靠近肥城的不少村庄内,有很多村民都有供奉马王爷、牛王爷等神像的习俗。越往北,这样的供奉关系就越来越少了。

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所共知的原因,七圣堂也就是红庙建筑群毁于一旦。至此,随红庙作为村庄名消失后,作为实物的红庙也在人们的眼中消失殆尽。

现在的七圣堂为近年来重建,位置也不是原处。新修的殿堂坐北朝南,三开间布局,前有出厦并有立柱两根。而主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耳室一处。东侧主殿供奉着黄袍的龙王爷、文昌君、财神爷,两侧分侍马王爷和牛王爷。西侧主殿供奉穿红衣的泰山奶奶、眼光奶奶、送子娘娘,两边分侍金童玉女。而东西的耳室中各雕有神医、药王、路神、车神塑像。一眼看下来,总感到这里热闹有余而神圣不足,虽为七圣堂之名,却有十神仙之实。说人浮于事不准确,说神浮于事总该没问题吧。

新建七圣堂西面的空地上,站立着包括这方石碑在内的七块石碑,大部分为清朝时期红庙的重新修葺碑。这些石碑也是从原来的庙址迁移而来。由于放置这些石碑的地方比较局促,石碑显得拥挤不堪,有的碑帽还被扔在地上。可能是制作石碑的石材酥软原因,或由于风雨侵蚀、人为污损等因素,所有的碑刻文字都不是特别清晰,甚至年代不算太远的也不行,这不能不让人忧虑这些石碑将来的命运了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2-1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