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红的魅力
女红,旧称女工。字典解释为:纺织、刺绣、缝纫等工作或这些工作的成品。
我理解女红为“制衣”。把制衣比成乐章的话,纺织是前奏,缝纫是主旋律,刺绣则是高潮。从制衣发展来看,最初纯手工,然后半机械,再后来流水线。
记得从前有“上门裁缝”。一家人的新衣是请裁缝来家里做的。女主人早早备好布料,用门板搭起工作台;我家请裁缝时还会请外婆来家小住,裁缝师傅餐食妥帖了,帮手也有了。裁缝在家里工作少则几天,多也就半个来月。有裁缝在家,我经常会被外婆催促:“来学学师傅打纽扣”,“来看看师傅用熨斗”。外婆觉得这是女孩的必修课。她没想到这女孩必修,如今已被学校成堆的作业摧毁。
后来有“代客裁剪”。裁缝沿街搭个裁剪台,只管裁剪,布料是客户的,缝纫也是客户完成。那时,嫁妆标配是三转一响,三转之一就有缝纫机。缝纫机必备,缝纫活必有,此项家务不少男士也会。
人们传承女红是为生活幸福。
“上门裁缝”和“代客裁剪”已经消失。纺织、刺绣、缝纫行业大多已是机械化。我国流水线上制作的衣服不仅满足国内需求,更多销往全球。
如今,家长不会刻意培养女孩做针线。但成人以后女性会自觉学习女红。女大学生的集体宿舍多出了毛衣针、编织绳。再看沿街的毛线店会坐一溜学技的,全职妈妈、上班一族、退休人员都有。
现代女性把传统“女红”赋予了更多内容。形式上多了编织、串珠、折纸等。内涵上有了传统与时尚相融合,民族文化与日常生活相融合。越来越多的女性把女红当做一个爱好。
现代女性已不需要连夜赶制一件衣服而使明日体面,但一次成功的女红却各有自己的体会。
只当是一个作品:文章是作品,刺绣也是作品;绘画是作品,串珠也是作品;音乐是作品,折纸也是作品。她们都是小符号堆积成了大智慧!
只为给予一个承诺:可能是一个温暖,或许是一个祝福,也当是一个安抚。彼此更念想!
只为传递一个情感:给亲人的一个爱心,给同伴的一个纪念,给朋友一个惊喜。你我更贴近!
我所认识的陈女士钻研的是做包,她做的手包堪称艺术品,做成一个就会被爱走一个。我的朋友丁老师热爱的是串珠,成就的小动物惟妙惟肖。自己实践还将技艺传授。她们的作品我都有珍藏。我仰视的那些民间工艺大师更是将自己的女红作品打下一片天地!
如今人们热衷女红是为精神世界!
女红的创作、传递与交流给了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,这就是女红的魅力所在。
发布于:2022-01-23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