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江水甘甜,昌傅茶醇香
樟树市,古称清江,赣鄱腹地,八省通衢,自古就有“药都”之美称,樟树的“药酒盐”享誉海外。樟树人还有一大骄傲,就是昌傅的“茗前茶”,色泽鲜美,口感纯正,清香翠绿,生津止渴。昌傅“茗前茶”一直以来,让茶商、茶友津津乐道,赞不绝口。有众多品茶爱好者,因有一包昌傅手工采摘茶而为之自豪。
樟树市区西南三十五公里,有一地,名城头山,民国十九年形成街道,每逢农历“一、四、七自然形成集市,商品丰富,好是热闹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因浙赣铁路、清萍公路在此地西北一公里处经过,城头更名为昌傅公社、昌傅乡,再称昌傅镇。它东与临江镇毗邻,南靠袁河与新余市和新干县隔水相望,西和黄土岗镇交界,北与省双金园艺场和吴城乡接壤,这里土地肥沃,气侯宜人,勤劳朴实的城头人一向都以农耕文化为主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在这里有很多故事广为传颂。
城头历史文化悠久,自商周至春秋战国,先后属吴、越、楚。据清同治《清江县志》(今樟树市)记载,唐武德五年(622),在今昌傅镇太平圩建立了始平县。这段时间赣江、蒙河、萧江、袁河等流域,出现了繁荣的经济。城头人不但善农耕畜牧及手工业,如且能搞经济作物,勤劳朴实的城头人自清朝时期就栽种茶叶,城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,具有气候温润、四季分明、霜期较短、日照充足的特点。年均气温17.7℃,七月份平均气温29.3℃,一月份平均5.3℃;极端最高气温40.9℃,极端最低气温-11.7℃;肥沃的土壤,适宜的温度,充足的雨水,最适合茶叶的生长,这里的茶叶味道独特,口感丰润,一直以来广受茶友青睐。
雨水节季刚过,江南的早春烟雨蒙蒙,草木复苏,远山如黛,一切都笼罩在云雾之中。晌午时分,阳光明媚,燕子翻飞。一望无际的茶园郁郁葱葱,一片碧绿,蜜蜂蝴蝶成群飞舞,刚刚萌芽的茶叶儿显的的格外的娇嫩,新鲜水灵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,象一个个精灵。茶花芬香扑鼻,花瓣上少许水珠,在阳光下如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,茶花淡雅,沁人心脾,让人陶醉。一株株整齐的茶树在太阳光下碧绿耀眼,一派盎然生机,放眼望去,整个茶园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。微风吹拂,茶树嫩芽随风波动,犹如碧玉莹光透亮。
每年的清明节前,是茶园最忙碌的时候,茶厂的工人头戴斗笠,身背蔑篓,开始采摘茶叶,这时采摘的茶叶是头道茶,工人们小心翼翼,用手指头轻轻的采摘茶树梢最上面的一片芽叶,在采茶过程中,都是一芽一片,一枝一芽,再放进蔑篓中,随后将茶叶进行整理分类;收青,将放置好的茶叶用不同的包装装起来,再运往玉云茶厂进一步的烘烤加工。十几个工人,劳作一天,一亩地的茶园最多能采新茶十斤左右,这就是昌傅最好的茶叶“茗前茶”可谓珍稀宝贵。
头道茶采摘完后,二道茶采摘基本就是机械化作业,多采用双人抬往返切割式采茶机进行采茶。采摘二道茶,要求茶工操作熟练,管理得当,机械采茶若操作不当会对茶树的生长发育、茶叶的产量、质量产生影响,所以采茶工人都是一万分的小心加谨慎。
古人云:欲谋其事必先利其器”,茶厂工人春夏秋冬,从无闲暇,施肥、除草、驱虫、剪枝,整理垄道,让雨水顺流,可见茶园管理之严谨,工作之艰辛。
天高云淡,金秋送爽,走进昌傅镇玉云茶厂,放眼看去,万亩茶园一片青黛,现已不是采茶节季,茶厂工人正在为茶树施肥除草,辛勤培植,茶园在工人汗水的浇灌下,来年更是无限生机。
在玉云茶厂,看到整洁干净的生产车间,有序不乱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,工人们身着无菌服装,认真严谨的按章操作,让人感受到科技的创新和发展。
在茶园和一个老茶工攀谈,老茶工七十来岁,说到昌傅镇茶叶的变迁发展,如数家珍,清朝时期,昌傅这块红土地上就载种茶树,茶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,将最好的“茗前茶”采摘洗净、烘干包装好,送临江府,临江府衙门再派六百里加急快马送朝庭,让皇室贵族品尝,稍有差迟,就要问罪,那个时侯,有多少人家因为耽误送御茶如受官府责罚,有的人家甚至家破人亡。国民党统治时期,神州大地满目疮痍,外国列强践踏中国大地,昌傅茶园基本枯萎,茶农为避战火到处奔逃,茶园全部荒废。
解放后,昌傅镇人民开荒垦地,大量栽种茶树,茶园得到政府的重视,地方政府带领当地群众兴修水利工程项目,足够的水源让昌傅镇得到发展,茶园再次获得新生。改革开放后,昌傅茶厂迎来一个新的机遇,昌傅茶物美价优,远销全国各地,让昌傅人民挤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,昌傅茶园在新时代中遨游飞翔。
把酒听禅观盛世,品茶论道话人生。
昌傅茶醇香四海,玉云独树最沁芳。
樟树之美因药酒盐如闻名四海,樟树之美因“茗前茶”而八方传颂,樟树之美因樟树佬俵淳朴好客而响彻江湖,“樟树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更加枝繁叶茂,参天耸立!
清江水甘甜,昌傅茶醇香。
发布于:2023-11-06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