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里捉知了

博主:手万哥手万哥 2022-08-03 207

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”。我是寻着清代诗人袁枚的《所见》,而走进这夏日里富有童趣的意境之中的。那不绝于耳的鸣叫声,那闻风而动的机灵劲,不能不让你对这一小小的生灵既生恨又萌爱。

zhiliao.jpg 夏日里捉知了 手万传博客

  往往一进入伏天,这些小家伙们就不安分守己了,一场透雨过后,蝉蛹借助黑夜里的光点,钻出了泥土、爬上了树身,蜕变成了会爬、会飞、会叫的知了。它们一个个隐藏在树叶下、枝头上,知了、知了的鸣个不停,像是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歌咏比赛,一声连着一声,一浪高过一浪。

老屋的庭院里长着一棵歪脖枣树,树身窜出了房檐,枝稍压住了屋脊。树大招风,那些鸟儿、虫儿便会不断的光顾而来,树上的鸟儿,树下的鸡狗和淘气的娃娃们,立刻让小院里变得异常的热闹和欢乐。

小时候,一到这个季节,就会让我们变得格外好动,老是和院子里的枣树黏在一起,尤其是会和这些不让人消停的知了打成一片。

为了捉知了,几乎每天中午都会顶着烈日,绕着枣树上蹿下跳,即便是擦伤了胳膊、挂烂了裤子、磨破了腿肚、擦出了血道道,总不当做一回事,直把树皮磨出了光泽、树身爬出了影子。

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、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可这些知了机灵得很,不像树上那些天牛、金龟子、花大姐等等容易得手。当你甩开膀子、夹着树身,刺溜、刺溜的爬上树梢、蹲在树杈上举目张望时,容不得你去喘息、更等不及你伸手的片刻,唧的一声鸣叫,知了已有这边的的枝头,飞到了那边的树梢。

这些小家伙们才不管那么多呢,就像跟你较起了劲、对着干,依旧声声不绝于耳、声声震耳欲聋,似乎变得肆无忌惮、更加得意洋洋。

无可奈何的你,只能站稳脚跟,狠狠的用双手使劲的摇晃树枝,嘴里还怨恨的吼道:“我让你叫、我让你叫”。一阵猛似一阵的摇摆,这些虫儿还是害怕了,唧的一声便朝着远处飞走了。

可气人的是,要不了一会儿,那边的树枝上,知了、知了又声声响起,这分明是在嘲讽你,激将你的脾气。可对于树上这些会飞的精灵来说,纵使你有个三头六臂,也拿它们没办法。望着那绝尘而去的知了,你只能心有不甘的吐口唾沫、瞪瞪眼睛罢了……

想用手去捉,门都没有。那只能用套子套了,做套子的套绳是用马尾巴上的马鬃做成的,马鬃不仅结实,而且有韧劲更有弹性。那时候,村子里有喂马的,这些马儿大都拴在街上,趁人不备时可以从马的尾巴上扯掉几根马鬃来。

由于年龄小,不敢去马尾巴上拽马鬃,一来害怕被马的主人发现,二来更害怕扯疼的马撂起蹶子踢伤了自己。

正当为马鬃发愁时,竟发现老屋土坯墙壁上的木橛子下面竟挂着一盘马鬃,原来这些马鬃是做木匠的父亲,用来制作油漆刷子的材料。发现了马鬃,如获至宝,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,慌忙从那盘马鬃中抽出几根来,尝试着制作起来。

捕捉知了的工具,是一根长长的竹竿,在竹竿的顶端再绑上一根小细棍,把马鬃挽成的套环固定在棍头。套环是活孔,只要能准确的套住知了的脑袋,就把它搞定了,这个时候知了越挣扎、越叫得欢,就越难逃出你设计的套套来。

即便是有了这样一套捕捉知了的工具,但要真正的去捕捉,还是没有那么简单容易的,这些灵敏的小家伙,是不会让你轻易得手的。有时候不但捉不到,反而还会被知了的尿液浇在头上或脸上,让你狼狈不堪、叫苦不迭。 

The End

发布于:2022-08-03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手万传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