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失的池子村
济南地铁一号线最南端的终点站叫池东,位于长清区崮云湖街道的西边。池东,也就是池子东村的简称,既然有池东,是不是还有池西?没错,西边相邻的就是池子西村。
据文献记载,明洪武年间(1368~1398),明政府实行“均籍”政策,也就是平衡各地人口多寡,田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该处,因村西有天然蓄水湾命名池子庄,后简称池子。之后人口数量剧增,最多时整个村子有四百户、一千五百多口人,以杨、王姓居多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为两个庄子,也就是池子东、池子西村。
与池子村相类似的还有邻村大(dai)彦,迁居历史几乎相同,分村情况大致相像,只不过由于位置的原因,大彦分成了前大彦、后大彦村。这也就有了人们口口相传的“东西二池子,前后两大彦”四个现代行政村的说法。
走近池子村就会发现,整个村庄坐落在一条基本呈东西走向的山谷之内,村子分别被南北两道山脉环抱,南边的山叫马头崖,北面的山叫来佛山,地势西高东低,一条发源于山峪庄东侧的季节河,穿村而过,最后流入村东的长清湖。用“双山齐对峙,一溪向东流”来形容该村的气象,那是再恰当不过了。
只是由于城市化的原因,池子、大彦四个村子先后消失了。前、后大彦于2007年整体迁入丹凤社区,旧址已建成居民区、地铁站。而东、西池子也于几年前被拆成一片平地,和大彦村不同的是,池子村村民至今还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聚集地,目前来讲还在多处分散居住生活着。
沿长清城区主干道丹桂路向东走,过济广高速公路高架桥约两公里的北边位置,就会发现有几间普通民房孤零零地伫立在那儿,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这几间民房的上空。在朝东的大门两旁分别挂有池子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牌子。原来村子虽然拆平了,但村两委会没有搬走,仍然留在村子原地一户没有拆掉的民院内办公留守。
村委会东邻是一处空地,空地的北端也有几间破旧的房子,在旧房子的前面,有一眼古井,井口是几块打制成圆形的石头组成,直径约有七十多厘米,井口西侧有三块搁插辘轳杆的大石头,井口及这几块大石头上都有过去汲水时井绳来回剌刹(cha)的凹沟。虽然辘轳还在,但平时没人从井里打水,所以为了安全,井口已被一块铁板盖死了。
在古井的西侧不远处,有三方石碑比较齐整的站立着。西边这方石碑上部呈半圆形,高一米半,宽三拃半,厚度不到一拃,碑面除上部“重修碑记”四个大字尚能辨认外,其他字迹皆模糊不清,不能识读。东边的石碑上方为四棱状,高度不到一米,宽半米多,厚度15厘米。这是一方比较小巧的“建庙碑”,制作年代为清康熙岁次癸未(1703),算来已近三百二十年的历史,非常遗憾的是,碑文字迹太小,加上清晰度不是很好,详细内容就不得而知了。
中间的石碑高大敦实,高度足有两米,宽近一米,厚度30厘米。这方石碑制刻于清咸丰三年(1853),据上面的碑文记载,池子庄西过去有座木石混构、比较平直的桥,夏秋时节由于雨水过大,时日一长就被冲毁了,村民来往非常不便。这时一位叫王洪范的人发现此桥不仅仅是由于木石混构不牢固,另一个原因就是太低太平,易被洪水冲垮。于是便召集本村及邻庄的有志之士捐钱出资,重建此桥。碑文中重点记载到,“以突雨水由地中行矣,以木易石功既倍于古人,以突易平法可传于后世。”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,“过去雨水集中在一侧容易毁桥,现在把雨水引导至河中之地的中间行洪就不容易毁桥;用石块替换下木头,桥体的功能就比过去古人建的要牢固数倍;把桥体由过去的平直,建成向上突起的拱桥方法,作为可行之道可传至后世借鉴。”应当说,这些建桥措施,具有基本朴素的科学道理,就是放在今天,很多方法仍然可以很好地参考。
当工程告竣时,村民还在新桥附近修建了一座庙台,以便也让神灵护佑桥体的安全。
池子西村村民、党支部委员杨洪河引领笔者来到村委会大门南边一个旮旯处,指着一块不很齐整的石头,说这也是一块石碑。经过仔细查看,这确实是块不完整的石碑,而且还倒立着,损毁非常严重,除了能看清“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”的字体外,其他字迹已无。
三方站立的碑体都有底座,中间的咸丰碑还有完整的碑帽,但一眼看上去三方石碑的底座和碑体不是很和谐。池子西村村委会主任杨越告诉笔者,这三方石碑原先并不在这里,而是在老村桥旁一座庙里,几年前村庄拆迁,是他安排人将这三方石碑运到现在的位置,并竖立起来。三块底座和一块碑帽也不是和原碑配套的,而是从老庙中寻找的一些类似的石块,经过改造打凿后装配到一起的。
现在的池子村除了上述的古井、几方石碑还在诉说着历史过往外,其他一切的一切已被夷为平地,从今以后再也看不到鳞次栉比的房舍,再也闻不到袅袅升起的炊烟,再也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响了。
发布于:2022-01-12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