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忘儿时拜年的欢乐时光
时光荏苒,光阴如梭,转眼之间又到一年过年时。进入腊月门,就开始有年味了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,此时此刻常常会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,那些让我难忘的深刻记忆,就是我儿时拜年的场景。
儿时过年,是人们清苦岁月中苦中作乐时的补偿,是孩子们年终岁末嘴里最珍贵的品尝,也是无与伦比的渴望与憧憬。为了过年,我们小孩子是天天想、夜夜盼,仿佛过年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。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度过的,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,家里穷得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,一年到头吃到油腥的时日屈指可数,一家老少面黄肌瘦,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改善一下全家伙食。因此,我们那时特别盼过年。
儿时过年印象最深的,还是过年期间走亲戚拜年这项活动。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那时的乡村,生活节奏很慢,整个正月几乎都是走亲戚的日子,而正月初二到十五是走亲戚的高峰期。人们身着新衣,手提简单礼品你来我往,喜气洋洋、精神抖擞地穿梭在乡间小路上,从早到晚络绎不绝,一派温馨、祥和的乡村旅游画卷。
我老家拜年有很多规矩,拜年需要年前准备好礼品,一般年前就打好各种“年货”。大年三十晚上在自家拜,初一在本村拜,初二开始人们就开始出门给亲戚拜年了。那时走亲戚拜年,礼品简单,负担不重。不像现在过年,各大商店超市生意火爆,各式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门口。包装精美的礼品盒,色彩缤纷的水果篮,各式各样的土特产,形形色色、林林总总,真是应有尽有。一辆辆私家车络绎不绝,下来挑选一番,便抱着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礼品塞进了后备箱绝尘而去。
我们儿时去长辈家拜年,偶尔还能得到些压岁钱,那真是高兴坏了,激动得晚上睡不着觉,但那时数目很小,也就一、二块钱,不像现在一出手就是一、二百元。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。过了腊月初八、春节前就走亲访友,多被称为拜早年。而正月初五以后、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。记忆里,自大年初二起,一支“走亲戚”的大军便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涌动。儿时的乡村,信息异常闭塞,物质及精神生活极度匮乏,走亲戚这事对孩子们来说,自然成了诱惑力极强的美差。因为到亲戚家里,既能吃到在家吃不到的好饭菜,还能领略到亲戚村里的风土人情,顺便也能聆听一些趣闻轶事,比现在的乡村旅游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拜年的名头也很多,如晚辈给长辈拜年,祝福长辈健康长寿,万事如意。长辈受拜以后,要将事先准备好的“压岁钱”分给晚辈。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拜年。还有一些礼节性式拜年,如给亲戚拜年,一进屋门,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,如比自己年长,有的假装主动跪拜或躬身行大礼,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,连说免礼,表示谦恭。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,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,主人受拜后,应择日回拜;感谢性的拜年,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,就要买些礼物送去,借拜年之机,表示谢忱;串门式的拜年,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,素日没有多大来往,但见面都能说得来,只是到院里,见面彼此一抱拳说:“恭禧发财,一顺百顺。”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,无甚过多礼节。拜年的祝福语常用的有:“万事如意、恭贺新禧、吉祥如意、喜气洋洋、步步高升、龙凤呈祥、一帆风顺、万事大吉、福星高照”等等。
拜年的亲戚吃罢中午饭或晚饭,客人丢下带来的礼品就要回家了。但这份礼品,主人家一般是不会轻易收下的。为了留与不留,主客两家人拉拉扯扯,你一言、我一语地互相表达自己的心意,那场面实在很热闹,通过这一番互动,也加深了亲戚们之间的感情。那时的人们,虽然贫穷,但亲情很重,也很真诚,非常讲究礼节。只有在客人立场坚定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,主家才勉强象征性地留下两样礼品,或者换两样礼品,其它都让客人带回家。
儿时过年欢乐的事儿,还有很多很多,如唱大戏、舞龙灯、舞狮子灯、舞鱼灯、唱门歌、玩捉迷藏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最美好的过年记忆。日月在更替,社会在变迁,如今的人们,每天吃的、穿的、用的都像过年一样,过年对大家来说早已不是一种憧憬,而仅仅成为一个节日的标志和符号。过年走亲戚拜年,也已蜕变为一种形式,人们往往放下礼品和送上红包就走人,真正留在亲戚家吃饭的都很少了,即使亲戚拜年时聚餐,也是提前约好在饭店里进行。同时,随着时代的发展,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,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,现在又兴起了电话拜年、短信拜年,以及微信、QQ、抖音等社交软件拜年等。这样,把浓浓的年味与过年的欢乐激情,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,不见了踪影。
拜年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也是孝道文化的演绎,更是华夏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延续。如今,我们虽然岁月老去,童年不再,但过年所承载的阖家团聚、其乐融融的亲情和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愿望,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!
发布于:2022-01-10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